运动到底能不能减重?

2021-07-12

人们都知道控制肥胖,保持合理体重有利健康。基于对美好形体的追求,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减肥方法。那么,到底如何减肥才靠谱呢?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专家分享了科学瘦身健康减重的原则。专家还透露,将把一项菌群移植的新技术应用到BMI≥30的肥胖人群用于减重。

  为什么运动减肥这么难?

  菌群移植目前还是针对超级肥胖者的一种前沿治疗方法。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希望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来减重。这其中,运动减肥是最常见的手段之一。但运动减肥法是否有效一直争议不断。支持者认为运动减肥法效果非常明显,但也有很多人认为运动后摄入食物更多,根本很难达到减肥的效果。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陈宏教授介绍说,运动减肥本身是有效果的,但很多肥胖人本身就多有心肺功能障碍和其他慢性病,这会限制运动的强度。另外,运动需要时间,需要掌握方法,所以运动减肥对普通人来说难度很大。

  喝一罐可乐,几分钟内就轻松摄入了300~400大卡的热量,而想通过运动将这些热量消耗掉,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比如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走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才可以。进食是快乐的,代谢是痛苦的,运动的瓶颈在于需要强大的意志力;但是运动非常重要,它无疑是目前消耗能量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在维持体重、预防反弹方面,它的作用非常大。

  普通人建议坚持“150分钟原则,就是每周至少要做5天、每天3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应该如何健康减重?

  针对市面上出现的减肥饼干”“酵素”“代餐粉等,孙嘉教授认为,这些方法的根本都是围绕节食,以谷物/蔬果代餐粉为例,通常含较高的膳食纤维,容易产生饱腹感,但是绝对不能完全替代主食。一旦停了代餐,回归正常饮食,体重就会反弹。

  管住嘴、迈开腿,这是减重的不二法则。很多人干脆少吃、甚至不吃主食,一开始还挺奏效,但是不能持久,因为摄入主食太少,时间久了会损伤大脑,人会变得迟钝,因为大脑消耗的主要就是糖原,其主要的能量来源就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我们吃的粥粉饭面。

  此外,人体的体重不仅仅是由脂肪决定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水分。孙嘉教授说,水分在人体内短时间波动很大,节食或不吃晚餐,带来的体重下降大部分是水分流失,这样会导致体脂率反而越来越高,而由蛋白质和水分构成的肌肉,也会随着水分的流失而流失,脂肪却未减少。

  因此,孙嘉教授指出,减肥的时候,主食不能少,各个营养元素的配比应该合理,比如减肥的时候,我们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比例从55%下调为45%,不断经过调整来达到合适的比例。如果盲目不吃主食,热量缺口过大,很容易丢失肌肉,而脂肪却原封不动。

  孙嘉教授建议,想要通过健康的方式达到明显的减肥效果,最好先由内分泌专家根据患者自身的BMI、活动量以及身体状况等开具合理的减重处方,以调节人体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的比例,达到减重的效果。

           (疾病预防控制管理部摘自《人民网》)


ئوقۇشلۇق17
تەڭ بەھرىمەن بولماق
سىز باھا يېزىپ بېرىڭ